【史铁生文学常识,史铁生文学常识字词】
人教版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总结
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词基础知识归纳2 《离骚》 文学常识 《离骚》作者屈原 ,名平,字原,战国时期楚国人 。 《楚辞》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 、方言声韵 ,描写楚地风土人情,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,后世称这种诗体为“楚辞体 ”或“骚体”。 《离骚》是《楚辞》的代表作 ,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。
高 一年级语文 必修二知识点 《诗经》两首 文学常识 《诗经》,又称《诗三百》,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,共305首 。内容上可分为风、雅、颂;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;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 ,可分为大雅和小雅;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大乐歌。
不论人教版还是各省版教材,所选名家名作的数量都比较多。我们可把某一名家的作品作为“点”,再由这一“点 ”扩展到这个名家入选初中课本所有作品这个“面” 。比如古代的李白 、杜甫、白居易、柳宗元 、苏轼等;现代的如鲁迅、郭沫若、矛盾等;外国的如高尔基、莫泊桑 、布封等。
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的知识点
第一部分『1』:母亲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,对“我”百般抚慰。第二部分(2-5):母亲准备带“我 ”去看菊花时,因病去世了。第三部分『6』:妹妹推“我”去北海赏菊,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。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1明确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结构更利于掌握作者的中心思想 ,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。
②体会“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,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。”句中两个“卧”字的作用 。 第5自然段 ①作者是怎样写水的“温晴 ”的? 明确:课文紧扣“暖”字,写水“不但不结冰 ,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”,写水中的水藻“把终年贮藏的绿色全拿出来 ”,所以它“不忍得冻上”。
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到了一处 ,我蹲下来,背起了母亲,妻子也蹲下来,背起了儿子。我的母亲虽然高大 ,然而很瘦,自然不算重,儿子虽然很胖 ,毕竟幼小,自然也轻 。俱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,稳稳地 ,走得很仔细,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,就是整个世界。
镶 ,读音:[xiāng]释义: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围在另一物体的周边。响晴,读音:[xiǎngqíng]释义:(天空)睛朗无云 。温晴,读音:[wēnqíng]释义:温暖晴朗。安适 ,读音:[ānshì]释义:安静而舒适。肌肤,读音:[jīfū]释义:肌肉皮肤秀气(xiùqi):清秀 。
【训诫】告诫,教导。【耸立】高高地直立。【迂回】回旋,环绕。【凝视】聚精会神地看 。【心惊肉跳】形容很害怕。【屡次】一次又一次。【灰心丧气】(因遭到困难 ,失败)意志消沉 。
史铁生的文学常识选取题
B.北朝民歌的题材相当广泛,有的写游牧民族的生活,有的写战乱中人民的疾苦 ,其中《木兰辞》《敕勒歌》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杰作。
《散步》—莫怀戚,笔名周平安、章大明,当代作家。《秋天的怀念》—史铁生 ,北京人,当代作家 。代表作有小说《我的遥远的清平湾》《命若琴弦》《务虚笔记》,散文集《我与地坛》《病隙碎笔》。本文选自《史铁生作品集》。 《羚羊木雕》—张之路 ,著名作家 。本文原题为“反悔”。
德国汉学家顾彬认为“理解就是误解 ”,请结合具体文学艺术作品说说你的看法。
文学常识 史铁生,1951年生于北京 ,著名小说家 。16岁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。18岁去陕北延安插队。21岁因病致瘫,转回北京。23岁起到北京某街道工厂做了7年的工人 。后又患尿毒症,靠透析维持生命。
史铁生就是那个孤独的仰望星空,进行深度思考的人。 史铁生认可”人是一堆无用的热情... 问题九:史铁生的文学常识是什么 史铁生(1951年1月4日―2010年12月31日) ,中国作家、散文家 。1951年出生于北京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,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。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。
选出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( )(2分) A.《秋天的怀念》的作者史铁生,北京人 ,现代作家。代表作有小说《我的遥远的清平湾》《命若琴弦》,散文集《我与地坛》等。 B.泰戈尔,印度文学家 。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。著有《吉檀迦利》《园丁集》等。